1.觀賞價值+實用價值
園林景觀 的打造應按照植物群落來布局,而不是隨意堆砌。應景也是樹種選擇的重要條件,周圍的建築體對樹木的栽種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如古典風格的校園建築區域適合種植芭蕉樹,現代建築體則適合幾何形狀的喬木等。讓人賞心悅目又能創造實用價值的樹種才是最可貴的造景方式,過分追求稀缺品種或者洋品種並不是健康的園林發展趨勢。
2.軟質景觀+綠化配置
以軟質景觀綠化為主,強調自然、溫馨的景觀效果,將來景觀的趨勢應該是向著以綠化配置為重點的方向發展,不僅綠量增大,而且綠化的品種、層次將會更加多樣化,後期的綠化養護也越來越重要,植物長得越好,校園景觀的效果也會越好。由於硬質構築物的材料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老化變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進行翻修維護,因此硬質構築物的設計量應盡量減少,主要放置於重點區域必不可少的位置。
選擇水景時應該更為理性,不再把水景的多少作為判斷園林好壞的標準,以大型水景為主題的園林設計越來越少,水景現在多以點綴形式出現,而植物布局與點綴性水景並舉,則成為現代校園造景的新風尚。
4.移步異景+季節規律
園林規劃已經從簡單的植物鋪陳發展到現在的應景設計,主要體現在植物上,在有限的空間營造出無限的風光,而不斷變換的景觀、季季不同的園林,能讓校區保持更多的新鮮感與活力。應景能帶給學生們更多的審美情趣,在校區裏閑庭信步,不會感覺乏味,每走到一個地方可以通過不同角度領略校區的景色,這就是移步異景。在植物的栽種上,現在的四季植物代替了過去的常綠植物,讓一年四季的景觀在園林社區裏得到更好呈現,如春天的綠蘿、夏天的香樟、秋天的銀杏、冬天的落葉鬆,不同階段都有美的表現手法,讓學生們感受到季節的自然變化。
內蒙古園林景觀工程技術員王剛表示把握好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對於塑造精美的校園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古人以“榮耀秋菊,華茂如鬆”來比擬人物的美好神韻,校園中分布著一處處形神兼備的園林景觀,既陶冶著學生們的高潔情操,也構成著豐富精彩的學校環境文化。